close

倘若有機會將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們都湊在一起展現靈感創意,該會是個多讓人癡狂的風景啊!

其實這可不是件難事,而且早在幾年前就發生過囉!

十年前日本岐阜縣產業設計中心為了振興當地的傳統產業 - 美濃燒,以「 桌上的建築 」為題,邀請 12 位日本當代指標性的建築師,將建築人觀點體現於陶瓷杯碟的器皿設計,並結合思想與傳統工藝,與當地老舖陶瓷公司合作生產製造,將杯盤詩意完美呈現。

展現桌上的美學風情的同時,也改變了眾人對生活的思考及喝茶的品味。

十年後,回頭看這個計畫,你會驚訝的發現建築大師們所提出的概念仍符合時代趨勢,雋永地讓人難忘!是不是等不及要感受一番了呢?

 

 

 
Pyonko/妹島和世平凡中見不凡
 
2010 年獲得普立兹克獎榮耀的建築師妹島和世認為,即使是在平凡的器皿也應該擁有豐富的使用變化,因此在這款杯碟的設計上,她賦予了作品多元運用的特性,可依喜好選擇呈現的樣式。
外型杯小碟大,表面和內側都有特殊的立體花紋,若將杯置於碟上,從上方就能看出花紋層疊的效果,當你喝完飲品時,也能欣賞到如同花葉綻放於杯底的美麗;碟盤則可作為托盤或放置點心,充滿讓人愉悅的視覺幸福感。
 
妹島的設計賦予了杯碟多元使用的生命力,作品《 Pyonko 》杯小盤大的造型,使用者可依每次使用狀態不同而將杯子彈性地調整方位。
讓杯碟組能更適切的陪伴使用者,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。( Photo Credit:余松翰、MOT TIMES )
 
 
 
Bo/伊東豊雄,發現傳統的新表現 
 
建築師伊東豊雄總是於作品中萃取自然元素的象徵,展現建築富彈性與柔和感的風情。
當伊東的創作特性結合日本傳統食器「美濃燒」,他提出替傳統碟盤增添現代設計感的想法。
呈現古日本食器的厚度、重量及觸感,賦予杯緣三個替代把手的凸起線條,作品近看嬌俏可愛,遠看像是天空中緩緩移動的浮雲,桌上風景在他的設計之下變的好有新意!
 
 Bo 》造型簡樸厚實。杯身和緩的凸面造型線條取代了把手,不僅在外形上增加趣味,也讓杯子多了止滑效果,伊東大師的設計巧思真是一舉兩得啊! (Photo Credit:余松翰、MOT TIMES )
 
 
 
Tsuki/隈研吾,杯碟的關係就像夫與妻
 
接受設計委託時,建築師隈研吾重新思考了杯碟間的關係。
他所設計的作品就像一對關係疏遠,卻不能沒有彼此的中年夫妻,看似各自獨立,但單獨欣賞時卻會缺乏完整的美感。
杯碟由三個曲面構成,杯底邊緣與碟的凹處邊緣曲面都能完美契合,杯子若不是完全地密合在碟的凹處上,就會因無法直立而傾斜。
換句話說,杯碟的凹凸可視為一體,也擁有絕對的互補性。
 
建築師隈研吾作品《 Tsuki 》將杯碟形容為夫妻關係,看似彼此獨立,卻又相輔相成,是雙方不可或缺的生命伴侶;人生的故事被融入了作品中,大師替桌上風景增添人生的韻味。 ( Photo Credit:北歐櫥窗 、余松翰 )
 
 
 
Prototype No.2/坂茂,器皿設計實用至上
 
以人們使用杯碟時,常會遇到的問題作為線索,建築師坂茂的設計作品首重實用性。
他認為平常茶匙除了一開始調味攪拌完後,就經常在杯子和碟子上搶位置,相當不便。
為解決茶匙多半多餘的問題,他設計出了一款附上調味棒的杯碟組。
看似規矩的外型,秘密就藏在具有深度的碟子裡!
使用前,將外型和杯口握把相同的小巧陶瓷調味棒事先收進碟內,使用後也完全不佔用空間。
此外,碟盤也能用來放置砂糖或奶油球等增添美味的調味料,可謂兩全其美之作!
 
出產自建築大師坂茂的杯碟設計,除擁有造型特別的杯子把手與可置放物件的碟盤凹槽外,也另加入了小巧可愛的攪拌棒,三位一體的設計替眾人解決器皿使用困擾。 ( Photo Credit:余松翰、MOT TIMES )
 
 
 
WinWin/竹山聖的杯碟之戀
 
自古以來,生命總是渴望著彼此之間的接觸,特別是有繁衍能力的生命體,更會用不同的本能製造與異性接觸的機會,人類以 Love 或 Enjoy 來稱呼這種行為。
而古凱爾特語中,「 Win 」這個詞結合了 Love與 Enjoy 的意涵,而這個詞也保留下來成為當地方言。
建築師竹山聖以其典故命名的杯碟組,將兩者的關係塑造為兩顆彼此尋找溫暖的心,你儂我儂、水乳交融,線條飽滿的把手設計展現此作溫暖的一面,而相較於隈研吾以作品描述夫妻之情,讓杯子和碟子談個戀愛,似乎也是種豐富生活情趣的選擇。
 
竹山聖將杯碟取名為《 WinWin 》,並於作品意象中融入生命體之間甜蜜的愛戀情感,在他眼裡的桌上風景真是浪漫十足。 ( 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 
 
 
A Pinched Face Cup/團紀彥的完美女郎
 
建築人在設計的時候容易陷入理性的思考模式,因此在設計與身體有關物件時通常會花更多心思。
世界上習慣使用左右手的人都大有人在,所以為了符合最大需求,左右對稱的設計佔了多數,但建築師團紀彥卻跳脫這樣的思維,創作了一個造型奇異的作品,讓你從不同角度欣賞,都能見到不同的表情變化。
杯碟組設計打破杯子的對稱性,將焦點放在「 把手 」,而碟身也為了配合杯形以手指最容易端起的形式來設計,視覺與觸感到位契合!

建築師團紀彥將《 A Pinched Face Cup 》作品融合了建築的風情,線條柔美,無論從上到下、左到右,每個角度都張顯了設計與詩意的特性,為杯盤使用營造出豐沛的感官享受。( 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
 

 

 

E/長谷川逸子讓香氣長存
 
平常就喜愛咖啡及各國茶飲的建築師長谷川逸子,對品嚐咖啡這件事特別敏感,她認為品嚐咖啡時,香氣是相當誘人的因素,但為何咖啡都不像中國茶或是紅茶那樣附上杯蓋呢?
於是她決定做個有蓋的杯子!歪斜的外觀,從杯體、杯蓋直到把手處皆擺脫了僵化的制式風格,這個外觀看起來像是葉子、翅膀的有蓋杯盤組能為你集中飲品的氣味,創造飲茶時光的不思議感。

在建築師長谷川逸子的設計之下,這款名為《 E 》的杯碟組,外型圓弧飽滿,既像葉子又似水滴,讓桌上風景充滿想像空間的同時也成為替使用者 HOLD 住飲品氣韻的最佳幫手。(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
 

 

 

1/2 Columbus/六角鬼丈 – 哥倫布的立蛋
 
這組杯碟最初的構想來自「對切一半的雞蛋」。將蛋殼分為上下兩半,做出半球體和半橢圓體的兩個杯子。
將杯子合體,就能成為一個完整的球體,可以想像成地球或宇宙,建築師六角鬼丈稱之為「哥倫布的立蛋」。
為保持杯子的球體外觀,製作時得花盡心思掌握把手的角度,然後從球體切出一部分成為碟子,並將之設計成柔和的彎曲面。
只要運用豐富的想像力,說不定還能見到一顆大球的幻影呢!
 
在建築師六角鬼丈設計之下,美濃燒搖身一變,成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探險象徵。建築迷不妨也運用自已的想像力,替《 1/2 Columbus 》定義更不一樣的可能吧!(Photo Credit:余松翰)
 
 
 
Tea For Two/青木淳設計出喝好茶的關鍵
 
為了想好好的品一杯中國茶,青木淳大師特地買了中國白瓷茶杯,他說:「 果然泡起茶來味道就是不同!熱水的味道和茶香調和得剛剛好。」
因為這個杯子,他領略到茶道哲學中的關鍵要素 - 溫度。
他將這個特別的體驗帶入作品中,特別將茶杯的邊緣做得薄且輕之外,茶碟中央的凹槽更是一絕,能由下方包覆杯體,如同用手心呵護著茶品,讓你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它的溫度。
 
青木淳的設計將桌上風景想像為被星環圍繞的土星,在《 Tea For Two 》碟子的守護之下,讓茶的溫度不易散失,延長茶品的好味道。(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 
 
 
Untitled/磯崎新的杯組雙峰塔
 
一高一矮的茶杯,就像比鄰而居的兩棟摩天樓,圓頂杯蓋同時也是茶碟,分開來的時候還能放置茶包等小物。
原始的設計構想是一系列以飲料種類和容量來區分,共計六組的杯與碟,但在本次計畫中未能實現,建築師磯崎新表示希望有將來機會將再開發其他款式。

最萌身高差《 Untitled 》,外型雖走極簡路線,但在建築師磯崎新一高一低的造型與擁有多用途的茶碟搭配下,桌上風景特色十足。

此外,當方糖和茶包「加入戰場」,與杯碟組共生的畫面也是讓人玩味。(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
 

 

 

Origin/高松伸內外兼具的不凡氣韻
 
這是建築師高松伸第一次嘗試瓷器設計。他以建築人的思維出發,由觀察時間、動作、形三方面與茶品間的關係,最終以「形」做為延伸。
他設法以杯子的原型做最小限度的變化,從圓柱狀中作出橢圓形的型態,賦予杯碟組有如建築體般的恢弘性格。
 
高松伸表示 :「 設計建築時必須堅持理念,將相關過程和方法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也非常重要。不
過,設計陶瓷器卻截然不同,因為過程中有太多偶發性和非合理性,這次的設計企劃,我可說是嘗試了一次概念崩解的體驗,讓人難忘。」(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 
 
 
Pipe & Saucer/葉祥榮解決問題的設計
 
構思設計杯碟組時,葉祥榮建築師從筷子和刀叉等飲食器具使用上思考了各國的文化,他發現設計概念會讓人與器具間產生調和,甚至延伸出規範和禮儀。
他想到源右衛門窯打造的「 梅之杯 」因未能隔熱而很難拿在手上的窘況,到目前為止也無人去正視它;而美國人將灑在碟子上的咖啡倒回杯子裡的舉動,更是覺得啞口無言。
注意到以上種種問題,葉祥榮認為杯碟組必須要有把手以加強隔熱效果,以及即使不小心灑出來也無妨的碟子,於是就誕生了這件擁有特殊管狀把手的作品,除了實用上利於懸掛茶包以及放置小東西之外,看起來也像是兩個相連的房間般有意思。
 

杯子只可能有一個開口嗎?建築師葉祥榮打破既定印象,為《 Pipe & Saucer 》打造了雙重的開口,可以用放置點心、攪拌棒或當做把手使用,替實用性大大加分。(Photo Credit:余松翰 )

 

看完了 12 組精采的作品,建築大師們的創意是否讓你回味無窮呢?未來我們也會多為各位捕捉建築大師們的最新動態,大家敬請期待!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mottimes.com/cht/article_detail.php?serial=935&type=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ttp://www.mottimes.com/cht/article_detail.php?serial=938&type=1

arrow
arrow

    hsiehi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