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想像當唱片藝術師結合了建築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嗎
?

說到蕭青陽大家對於他的名字或許不熟悉,但一定對他的創作不陌生。

復興美工畢業的他曾兩度入圍葛萊美獎唱片包裝設計,設計過800餘張唱片封面,包括胡德夫、陳建年、陳珊妮、陳綺貞、MC HOT DOG、張震嶽、張韶涵、五月天樂團、自然捲、929樂團、圖騰樂團、黃玠、電音專輯:我身騎白馬、吳晟詩歌專輯、八十八顆芭樂籽樂團、巴奈《停在那片藍》專輯,現職葛萊美獎協會委員、蕭青陽工作室負責人、嘯海集會所負責人。




蕭青陽的作品大多呈現在平面上,而這次他受甲桂林廣告之邀首次跨界與建築業合作,將作品「故事島」與「我身騎白馬」融入和旺建設的新建案「台大JIA」的室內空間規畫之中。蕭青陽也相當肯定,「台大JIA」所有細節採用台灣設計師的作品,讓建築與台灣文創產業結合的精神。

 

基地位於汀州路二段的「台大JIA」屬「溫羅汀生活圈」,甲桂林廣告副董事長曹瑞濱認為,羅斯福路包含文化、藝術、學術等,人文氣息濃,但目前台灣建築殖民風格強烈,希望能讓西方建築技術與本土文化結合,強化建案品質與品味,因此大廳、梯廳、沙龍等公共空間,均放置充滿「在地風格」蕭青陽設計作品。

 

蕭青陽選擇以「故事島」作為「台大JIA」設計主軸,「故事島」闡述全世界由各個島嶼組成,是個以剪紙藝術呈現台灣這座島嶼的美麗與災難,故事島裡一幅幅作品的創作理念,透過老阿公包檳榔的手、紀錄八八水災人們相互扶持感人的一刻、或是融合了台灣各民族的圖騰的總統府等,再再表現出人與人相處的情感與對這塊土地的關懷。整體而言「故事島」作品調性是悲傷的,但無論面臨甚麼災禍,人還是要過生活,所以他從中擷取兩個快樂成分出來,作為兩個大圓形圖騰,象徵圓滿。




而置於梯間的這兩個圖騰都是以女性主義作為發想概念,以「自然」和「建築」為主題,設計剪紙圖案雕刻,將檳榔樹、台灣15族原住民代表圖騰,甚至是總統府等圖案融合,第一款圖騰內容包含台灣原住民、台灣在地生態,第二款則是以台灣15族群為發想,將各種族群符號組成。
圖騰遠看如同歐洲細緻的裝置圖案,
蕭青陽說,「圖騰看起來像蕾絲杯墊,但細看會發現有蘭嶼飛魚、角鴞等具有台灣特色的元素,讓這些元素和藝術搭配,融合於生活中。」;細看會發現內含許多台灣原生植物,串成環狀,象徵大家都是地球一份子。




小編在這裡插播一則關於蕭青陽的小新聞

 

什麼是台灣風格? 「愛土地」就是台灣風格

對於台灣建築常推出以異國風為主的設計,反而以台灣文化概念所表達的建築相當稀少。因此,每當蕭青陽出國看到其他國家的建築文化,讓他不禁反問自己,「台灣自己的風格到底是什麼?」

朋友曾笑蕭青陽是個「愛國藝術家」,但蕭青陽認為自己不是愛國,而是擁有台灣人強烈「愛土地」的性格。對他而言,台灣人的溫和、台灣生態的多元,都是他設計取材的來源。

蕭青陽強調,台灣美學不能只是將外國創作拿進來而已,這樣只是殖民、複製而已。一定是經過混合之後,內化成為自己的元素。在「故事島」中,他闡述許多台灣故事,包含生態、事件,讓這些元素不再是躲在森林、記憶中,也存活在每個人的腦海內,讓作品兼具美學分享與教育功能,讓大家了解台灣特色。極大化作品、多方合作 讓世界看見台灣

蕭青陽也期待透過與業界合作的力量,把自己的作品變得更大。因為有很多很棒的藝術家因為合作的關係,把作品變的極大,展現出震撼的美感。

「對自己可以害羞,但是對作品不需要害羞。作品就是要被看到,就是要讓人家知道台灣的作品是什麼、台灣的美學是什麼。」蕭青陽說。

以「故事島」而言,讓全世界都知道「故事島」這個作品,只是一個起步,更要將「故事島」與全世界更多人合作,透過藝術作品讓全球人看到台灣。

【林宜嫈/台北報導】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 中時電子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ehi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